广州举办地方曲艺与戏曲专题研讨会

时间:2020-11-12 14:58:34 来源: 文旅中国

11月11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社科联主办,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广州出版社、广州市图书馆学会承办,广州图书馆协办的地方曲艺与戏曲专题研讨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

本次研讨会是广州文化界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系列指示精神,特别是结合习总书记最近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地区间曲艺、戏曲研究成果的交流、互鉴的重要活动。

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黎骏声在现场表演粤剧《胡不归》选段《慰妻》摄

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广州大典》主编陈建华表示,粤剧、粤曲、木鱼书、龙舟歌、南音、粤讴等广东地方曲艺、戏曲,在数百年的历史流变中,涌现出大量的唱本、剧本与曲本等第一手的文献资料,是还原这些地方曲艺、戏曲完整的艺术呈现形式的重要材料。

《广州大典·曲类》专辑是广州市第一次对广府文化区域内此类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的成果,共收录1589种文献,如按俗文学的统计口径计算,在文献藏量上为之前收藏同类文献之最的《俗文学丛刊》两倍多,可谓广府曲艺、戏曲文献整理的集大成者。仅就粤剧而言,《广州大典·曲类》与《粤剧大辞典》《粤剧艺术表演大全》堪称粤剧文献整理编纂“三部曲”。

陈建华强调,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特别是粤港澳共建“人文湾区”的落地实施,广州地方戏曲、曲艺保护、传承与发展必将迎来最好的机遇和最具期待的发展前景。下一步,《广州大典·曲类》将展开活化与利用。除了向相关单位赠书、在相关单位办展外,还将启动《广州大典·曲类》数字化授权,将授权底本置入“广州大典数据库”,供专家免费阅览,推动相关研究。此外,还会在时机成熟时规划书志撰写与相关的研究、普及等工作。

羊城粤曲瞽师刘志光(中)表演南音独唱《客途秋恨》摄

据悉,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或论文大纲)42篇,其中聚焦或涉及广府戏曲曲艺的有34篇,占比达八成。其中,历史研究者刘志伟从社会史料的研究角度入手分析曲类文献的价值和意义,年轻学者黎浚忻从用现代观念去分析古本粤剧剧本。还有学者从实物入手来追溯粤曲等文献与其所处当代文化之间的关联,如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张晨以《清代水墨纸本线描戏曲人物图册初探》为题,通过对戏剧题材通草画的研究来分析期中戏曲图像的内涵,并探索将其与戏曲文本建立对接的可能,而古新颖讲述她跟随越秀光明曲艺队队长瞽师莫若文学习广府南音的体验心得,华南师范大学李静教授的论文《唱片班本的版本形态及曲唱特质》全面分析受粤剧发展变革及唱片技术进步的影响。

编辑:  审编: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