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好才能让人“坐得住”

时间:2020-11-03 11:09:29 来源:文旅中国

评价舞台艺术作品“好”与“不好”,从专家角度有数不尽的指标。但从观众角度只有一个,就是能不能让人坐得住。有的戏,被各种座谈会吹捧得天花乱坠,但一演就露馅儿,台下人坐不住,甚至演半截就有观众溜了。有的戏,也许宣传不到位,也许没有名角或者大制作,但就是“黏人”,到最后因为“金口碑”成了爆款。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到底谁最有资格来评价舞台艺术?答案是万千观众。

山东省京剧院前段时间复排了一个戏,叫《奇袭白虎团》。这是个名声很大的戏,很多观众有情结。到北京去演出,全场几无空座。演出前,山东省京剧院的负责人最怕接到要票电话,他们苦笑:“我们也是一张票没有。”

为什么《奇袭白虎团》的演出这么火?当然是因为它有观众基础,但还不够。还因为大家对山东省京剧院有信心,知道这个团排的戏,“应该”差不了。所以买票进场,看后感觉不错,口口相传,给演出做了宣传。

舞台艺术领域的口碑效应,跟网购一个道理。消费者上网买东西,与卖家见不着,与商品够不着,怎么放心地掏钱?除了看卖家的宣传,更注重看其他买家的评论。你卖东西,宣传得再好,也有“自吹自擂”之嫌疑。其他买家夸你,感觉可信性更强。

有好戏,就有“孬戏”。

也是前段时间,笔者去看另外一场演出。开演没半小时,好几位观众从面前低着头匆匆离去。又演了半小时,又走了一批人。本来观众来的就不多,这一走更少了。当然也得理解,毕竟当晚的演出,买票进来的少之又少。多数是赠票,是抱着“试试看”“捧捧场”的念头进来的。没成想还真让人坐不住,只能溜之大吉。

又想起另外一件事。一年,开心麻花到济南演出,一票难求。笔者“求爷爷告奶奶”想搞张票,未遂。末了想了个歪主意,去找剧院的工作人员,以前见过面,估计能走个后门。虽然后来这后门没走成,倒也悟出了一个道理:让观众愿意买票但买不上,与送票最后还没人去,真是天壤之别。

我们的很多文艺院团,如今的生存状态也是千差万别。但每个团都很忙,忙着创作、演出、送戏下乡等等,到底发挥了怎样的社会价值?目前还缺少一个科学的考评体系。一些院团也有意见和牢骚,也盼着抓紧出台类似的考评指标。如果吃大锅饭很舒服,那谁还愿意多干活呢?另外,有专家也说过一个经典的言论,大意是一些文艺院团将社会效益当成“遮羞布”,因为压根没本事去赚经济效益。

无论如何,踏踏实实创作和演戏,还是不可少的。既然吃了舞台艺术这碗饭,不好好干,或者整天瞄着职称、待遇,别说对不起人民,恐怕连自己也得耽误了。

编辑:  审编: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