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1-08-30 10:54:55 来源:网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并为我们描绘了“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蓝图。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始终牢记总书记重要嘱托,站在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改革,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幅催人振奋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展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委书记 张科灵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冯程程)夏末秋初,清水河县三十一号村的乡间小路旁开满格桑花,逞娇呈美,醉人心脾。“格桑”即“美好时光”或“幸福”之意,格桑花即“幸福之花”,这个遍布“幸福之花”的村庄仿佛是为清水河县绘制乡村振新图景锦上添花。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境内居住汉、蒙、回、满等12个民族,地处呼和浩特市最南端,黄河“几”字弯东北角,整个县域都属于黄河流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关口。

在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中,清水河县的工作任务艰巨,且具有挑战。“十四五”期间,清水河县将坚持生态立县、生态优县、生态兴县、生态强县与生态富民相结合,着力打好“生态牌”、“文旅牌”、“绿色牌”和“高质量发展牌”,加快构建“12345+N”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切实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一幅幅催人振奋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展开。

富民图:众多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三十一号村,位于清水河县五良太乡西部,浑河东岸,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是浑河两岸高质量农牧业与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产业带的重要节点。2021年,三十一号村被列为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通过党建引领、壮大集体经济、拆除腾退土地、发展庭院经济、开展环境整治、绿化亮化美化、引导村民自治等多种措施同步跟进,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典型示范。

村民邬凤英,今年四十六岁,优然牧场挤奶工,她介绍:“之前我家种地30多亩,一年收入最多上万元,现在通过在优然牧场打工,每个月工资4000多元,一年就有5万收入,比以前翻了5倍!现在村里给我打工就业的机会,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生活的环境也变好了。”说起这些,邬凤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图片 5

三十一号村作为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为村民幸福生活全力奋斗,稳定就业促进致富,依托由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建设的优然牧业万头奶牛牧场,创造挤奶工、司机、清洁工、门卫等岗位50余个,方便村民家门口就业,去掉五险一金户均月增收4500元。依托内蒙古平发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有机青贮玉米,创造临时除草工、肥料拉运工、浇水工100余个,实现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依托内蒙古天慧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千亩连片温室蔬菜大棚,通过承租大棚或在温室大棚进行季节性打工,可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田园综合体经济已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级,其价值和意义不可低估。

清水河县智慧田园综合体项目,是清水河县人民政府引进内蒙古清水河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实施的乡村振兴探索示范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约1.3万亩,计划总投资19亿元。项目建设主题是打造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按照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共享农庄为特色的乡村资源综合统筹发展模式,将当地特色居住形式窑洞打造为具有田园风光的民宿,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休闲体验为一体。

因发展乡村旅游而脱贫致富的村庄不在少数,开展乡村旅游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

清水河智慧田园综合体项目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同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让乡村美起来了,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了。

图片 3

改造提升后的田园综合体村落

生态图:建设绿色贫林果基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站在林果基地前,一片绿色图景映入眼帘,乡村披着绿衣,风光旖旎。清水河县2017年建设面积最大的扶贫林果示范基地五良太乡扶贫林果基地,分布于浑河岸边的前脑包村至三十一号村一带。项目规划总建设面积45450亩,其中新建29986亩,改造山杏林15464亩,设计栽植海红果17.5万株,原有山杏林改造嫁接及补植大接杏、李子27.7万株,沟岔坡道栽植黄刺玫5.9万丛,修筑作业路11.5万平方米,两侧栽植以樟子松、旱柳等为主要树种的防风林13.4万株。

以海红果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例,项目区农户及贫困户可获得多方面收益,首先是退耕还林补助收益,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收尾前,纳入项目区的耕地全部实施了退耕还林,每亩补助1200元。同时,栽植果树产果收益,以海红果树为例,挂果后亩年均鲜果收入1.1万元左右,年实现总产值近5亿元;优先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到承建林果项目的企业务工,获取劳务收入,按人均劳务30个工日,每工日100元计,每人可获取劳务收入3000元。

图片 2

五良太乡扶贫林果基地

农业品牌战略的推出,是因地制宜推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方案,引导和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由“输血”救济到“造血”自救的过程,提高农民抵抗风险的能力,确保贫困人民持续稳定增收。

林果基地的建设不仅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增收,更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有效应对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问题,绿了山川,富了百姓。清水河县坚定走一条新路子,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把生态建设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收入。

便民图:打造便民宜居新农村

三十一号村以部分资金补贴的形式为村民集体翻修房屋,建设一批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舒适宜居的住房,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升乡村风貌。

截至目前,已经有33户农户完成住房改造,入住宜居型农房,其余改造还在进一步推进。五良太乡乡长云霞表示:“在房屋改造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思想上的不统一,一些年龄较大的村民思想转变不过来,不愿意改造自己的老房子,为了做通他们的工作,我们就坐在炕头上一次又一次和他们进行充分的沟通,最多的一户沟通了20多次才愿意改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为我们本身也是在为老百姓办好事。”

水的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三十一号村是五良太乡第一个全村安装自来水水表的乡村,村民用水实现了由过去粗放式的管理到现在的精细化管理。

图片 1

改造后的村民住房

在小型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方面,五良太乡近年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469万元实施小型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项目,其中2020年投资96万元实施五良太村排洪渠项目;投资83.5万元硬化波波代村通村公路2公里;投资4.5万元新建蔺家二十号村漫水桥;投资25万元为白旗窑村委会海红果经济林配套网围栏及配套滴管;投资40万元为各村委配置电动垃圾清运车、手推车、硬化五良太村垃圾填埋场入场路、积存垃圾清运;完成改造19个自然村的自来水管网。2021年,小型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项目3个:五良太乡村内道路硬化建设项目、五良太乡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五良太乡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路平了,房子舒适了,村子干净整洁了,村民的生活更好了,广场上的老乡们津津乐道,谈笑风生。乡村振兴给农民带来的,不仅仅是收入增加,还有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活上方方面面的便利,精神上的满足。

忆往昔,进城山水阻,贫穷苦难言;看今朝,架高桥通新路,放眼新房平川,脱贫温饱有余钱。乡村振兴,不是少数人的振兴,不是单方面的振兴,是全民族的、全方位的振兴。清水河县已经走在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号角已经吹响,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一棒接着一棒跑,加快构建“12345+N”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为乡村振兴不断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提供更加充沛的动能。

编辑:王俊杰  审编: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