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0 10:07: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日前,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参与,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854.2万条,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在网民的建言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网友关注的热点话题。百年来,民生建设一直是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阶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正奋力谱写民生事业发展新篇章。
中国梦的最好诠释
改善民生是推动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都体现在广大人民民生福祉的不断增进上。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71元;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182元,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主任李文表示,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治理、扶贫开发等多个领域,这些年民生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显而易见。例如,食品安全问题,从2009年《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到2016年《食品安全法》的修订,证明了政府整治食品市场、规范食品安全监管的决心,也表明食品安全的立法在逐步趋于健全和完善之中。
“现阶段的民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呈现出以品质化为核心的价值导向和以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为重点的目标导向。”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刘兴凯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制度创新为先导,推动民生事业实现了由过去“有没有”的数量问题,转向新时代“好不好”的价值导向,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成为新时代民生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与此同时,我国还通过有重点的资源投入,合理设计保障和服务内容,围绕教育、就业、收入、住房、医疗等主要民生领域,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构建了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江苏省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张颢瀚认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人民幸福”正是以人为本、以幸福指数为标志的民生观的具体体现,中国梦的实现意味着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富裕安康的生活。由此可见,中国梦的广阔舞台,为每个人的梦想提供了蓬勃生长的空间,而每个人追求梦想的不断努力,又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所以,中国梦与民生建设不仅具有目标与内涵的一致性,而且具有实现过程的同步性。
民生系着民心,是党执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党执政的重心和根基所在,是补齐短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面向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民生建设迎来新形势,面临新要求。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民生福祉的提升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由数量扩展转向质量提升,发展动力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民生建设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其显著特征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而结构失衡问题不断加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民生发展改善滞后于经济总量的增长,民生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副所长陈杰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社会民生事业朝向高质量方向发展,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不断加强,在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医疗卫生发展、教育公平性、社会保障领域的发展、基层政府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基层协商模式创新、外来人口社会融合以及公共安全水平提升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但广州还存在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突出,财政支出压力逐年增大,供给机制仍须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
尽管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但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社会民生事业发展还有一些短板,教育、医疗、养老、公共卫生等领域,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张颢瀚表示,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民生建设的战略意义。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人民生活品质、共同富裕水平等六个显著提升的目标任务,强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主要包括着力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发展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均衡布局,加快建设中医强省、体育强省,下大力气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等。
人口结构变化是我国民生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刘兴凯认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人口结构的转变。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民生事业发展的挑战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民生建设制度体系,尤其是在生育、养育、抚育、养老等方面,需要制定新的政策,持续提升民生保障的水平。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推动民生建设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其他公共服务方面尽快补齐短板。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要我们时刻心系民生,就能赢得民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可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体现了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不仅说出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我们指出了未来民生建设的奋斗目标。
“我们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认真对标对号,认清所长所短,明确努力方向,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张颢瀚强调,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让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成效,用实际行动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
民生建设离不开经济发展基础,完善的民生保障也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刘兴凯建议,未来我们应更好地统筹协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高质量保障,秉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持续出台各项惠民政策,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将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聚焦重点,精准解决“一老一小”民生保障问题。面对人口结构变化的挑战,要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性和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生育政策各项配套措施,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做好民生规划,为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标注新方向。李文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中国的民生改善进入均衡发展型阶段。党的十九大规划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目标。实现全面小康以后,再奋斗15年,争取实现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这是为基本实现现代化设定的民生改善目标。2035年均衡发展型阶段的目标达成后,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中国经受住了疫情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民生幸福主线,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多措并举打好民生建设“组合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展望未来,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必将谱写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篇章。
编辑:王俊杰 审编:admin
扫一扫掌握更多资讯
最新最热
公益资讯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视频直播
影音随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