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 努力托起“稳稳的幸福”

时间:2022-05-05 09:08:48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六稳”第一项是“稳就业”,“六保”第一项是“保居民就业”。就业,对于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2022年一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26%,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基本稳定。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增长七大政策之一,一系列阶段性、组合式的稳就业保民生政策密集出台,进一步加大援企稳岗、技能提升、兜底保障力度,积极助力“六稳”“六保”。

就业,关系着个人的价值实现,连接着家庭的生活幸福,更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为面临就业难题的人民群众及他们背后的万千家庭,努力托起“稳稳的幸福”。

高校毕业生——

书记校长为学生“代言”

为助力学生求学求职,中南大学为考研和求职的学生准备专属网络面试间。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微镜头】

“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综合能力强,用人单位可以考虑选择……”3月底,一场特殊的直播在多个视频平台开播。上海海洋大学举办首场网络招聘会,校党委书记王宏舟向企业推介首批20名应届毕业生。

直播尚未结束,就有企业向学生发出意向签约信息,抛出“橄榄枝”。还有多家企业在线联系学校,预约后续的网络招聘会。

短短数小时的直播背后,是大量的准备工作:开设“简历门诊”,相关老师为毕业生提供简历修改服务;传授面试礼仪,就业服务中心的老师带毕业生彩排……

上海海洋大学还为退役大学生士兵、拟自主创业毕业生、计划投身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工作毕业生等群体,开设直播专场。截至4月8日,该校已举办12场直播推介活动,参与线上招聘的企业近70家,共有169名毕业生通过直播展示自我。

(陈振芳)

从学校到职场,从学生到员工,这是每一名毕业生都面临的人生转折。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但校园中少见人头攒动的线下招聘会,网络上却多了一场场直播推介会。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面临挑战。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研究出台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政策举措、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专项行动、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今年以来,我国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重点群体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通知,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全国高校党委书记、校(院)长及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充分调动校友等各方面资源,走进园区、行业、企业,建立就业合作渠道。

着眼当下,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能够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增加就业机会;长远来看,专项行动也是一次发展契机,能够进一步加强院校与行业企业沟通合作,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对接。

通知明确,高校书记、校(院)长正职拜访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100家;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高校,校领导班子新开拓用人单位不少于100家。多所学校借机进一步探索“产学研”融通创新的有效模式和机制,着眼市场需求布局人才培养。

脱贫劳动力——

返乡创业为家乡出力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六合社区村民在乡村振兴创业车间加工地毯。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微镜头】

在贵州省锦屏县大公田社区的一家服饰织造企业“微车间”内,缝纫机发出清脆的“哒哒”声。一排排工位上,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赶制订单。“每个月的订单大多来自广东、福建,销路不愁。”车间负责人介绍。

作为“禅·锦协作”帮扶车间之一,2021年,该企业收到来自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的稳岗补贴资金2万元,为近50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让附近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安心解决就业问题。

近年来,为带动群众就近就业,锦屏县利用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建设小型生产车间,同时鼓励返乡村民就地自主创业,把产业搬到家门口,一个个“厂房式、居家式”就业车间在各乡镇落地。“每月工资有两三千元,大家不用外出务工也能稳定增收!”(吴运镇)

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8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3%,高出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超过四成。

可见,对于生活在广大农村的群众来说,“村民”的称呼,并不等同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他们的职业选择更加丰富,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的就业情况,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规模达1.78亿。下一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加大对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同时,发挥东西部劳务协作、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等帮扶体系作用,提高外出务工质量。

随着乡村现代产业逐步落地生根,外出务工劳动力返乡创业、就近就地就业等更加普遍,也成为村民收入的新增长点。据统计,1个返乡创业项目,平均可吸纳6至7名村民稳定就业,并额外提供17个灵活就业岗位。

为此,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大返乡创业支持力度。仅重庆一地就累计培育60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并推出相应扶持政策。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1120多万,其中70%是农民工。创办项目中,80%以上是乡村一二三产融合项目。

灵活就业群体——

职业保障系上“安全绳”

福建省泉州市100余名快递员自发组成一支生活物资配送保障队。新华社发

【微镜头】

“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直奔波在路上,安全是家人最忧心的事。现在不仅自己有了保障,家人也更加安心了。”4月中旬,7名快递员在江苏省苏州市社保中心,办理了工伤保险参保登记手续。这是江苏省快递员群体首次完成工伤保险单险种参保。

今年31岁的费天辉,在运送快递的过程中,最担心的事情是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不仅工作受到影响,医药费也是一大笔支出。”

据了解,快递员的工伤保险费用将全部由快递网点支付,与企业职工享受同等待遇。根据规定,工伤1至4级伤残享受伤残津贴;确认需生活护理的,享受生活护理费;工伤后离职的,享受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张毕荣、郑佳艳)

“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从首提“灵活就业”到“支持灵活就业”,再到“保障灵活就业”,国家相关政策不断推进、保障措施不断完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达2亿人左右。作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职业不断涌现,灵活就业岗位持续增加。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快递员、保洁员、家政服务员等灵活就业职业排在前10位。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期内,会有越来越多人选择灵活就业。然而,随着群体规模逐步扩大,行业发展却受到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短板制约。

去年公开发布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企业依法合规用工,积极履行用工责任,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承担相应责任。平台企业采取劳务派遣、外包等合作用工方式的,与合作企业依法承担各自的用工责任。

北京市为选择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发放每月930元的社保补贴,最长不超过3年;陕西省明确,今年年底前快递企业从业人员将实现100%参加工伤保险……各地各部门围绕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劳动仲裁、法律救济等方面相继推出针对性政策措施,为这一群体的工作加装“安全绳”。

困难行业企业——

稳岗补贴注入“强心剂”

【微镜头】

天津市和平区税务局工作人员指导纳税人进行小微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操作。新华社发

4月26日,山东省一家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财务账户,收到禹城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转入的一笔5.1万元资金。原来,这是当地人社部门为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而发放的补贴。截至目前,禹城市首批8家企业和失业保险参保单位返还资金已发放到位,共计13.9万元。

“去年,我们公司一共交了5.6万元失业保险,今年返还了5.1万元。”该公司经理魏立东说,“政府给予这么大支持,我们也决不能辜负期望,不裁员、不降薪、不减福利,履行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大数据系统中输入企业名称,工作人员就能对企业参保缴费、裁员率、受行政处罚等情况进行核实,并精确计算出返还金额,通过社保系统平台“点对点”将审核情况反馈给公司。“只用5天就收到了补贴,幸福来得太突然。”魏立东说。(贺莹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旅游、零售、客运等多个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冲击。

中小微企业是带动就业的主力军,贡献了超过80%的就业岗位,仅1亿个体工商户就带动了近3亿人就业。稳住这些市场主体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餐饮、住宿、零售、文化、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这些特殊困难行业从业者注入“强心剂”。

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一系列稳岗扩就业的政策组合拳,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政策支持,保持就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具体举措可归纳为5个方面,即延续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加大缓缴社保费力度,提高稳岗返还标准,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补助力度,延续实施扩围政策等。

据了解,当前施行的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将延长一年,政策执行到2023年4月30日。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扩大到受疫情影响的所有困难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同时,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一定比例失业保险费,中小微企业的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

(综合各媒体报道)

编辑:王俊杰  审编: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