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30 10:15:14 来源:科技日报
11月28日晚,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其中,由长江学者赵正旭领衔的青岛理工大学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航天可视化团队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遥操作作业平台再次发挥关键性作用。
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是高校的责任与担当。青岛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亚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岛理工大学坚持“四个面向”,实施科技创新标杆工程,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围绕国家、区域、行业需求,推动传统行业脱胎换骨和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理念上的高度契合和服务国家战略是自己选择加盟青岛理工大学的重要原因。”赵正旭说,今年他们又获批“山东省高端装备数字孪生与可视化遥操作工程实验室”,并与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等联合共建实验室。
制度创新激发科研活力
90后青年博士、教授张彦彬,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纵向项目7项……如今在青岛理工大学,有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遴选30名青年人才纳入“青年科技英才引领计划”初见成效。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优化科研环境与生态和创新科研政策。青岛理工大学科技处处长李长河告诉记者,学校抢先试、大胆闯、自主改,因地制宜、破题改革,先后修订或出台8个相关制度办法,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让科研人员轻装上阵。
该校商学院教授、85后的云乐鑫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今年入选青年泰山学者;建筑固体废物资源化共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8项、联合基金重点项目5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1项;获得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特色学科助推产业升级
以高伟俊院士、贺可强院士领衔的土木建筑团队,依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解决绿色建筑设计与智慧建造、重大岩土工程灾害控制、工程结构防灾减灾、滨海交通工程长寿命服役等难题,服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等产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这是青岛理工大学以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提升改造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规划等优势特色学科群,探索校企、校地合作新模式,加快推进科教产融合,赋能科研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更多智力、人力和技术支持的一个实例。
李长河、郭峰、兰红波等6名全职泰山学者组成的机械工程团队,依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在激光制造与智能精密洁净加工、微纳增材制造、摩擦学与表界面工程、装备智能监测与噪声控制等领域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服务高端装备产业和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教育部自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毕学军等组成的环境学科团队,依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成政府间合作重点示范项目—全球首例“半集中式”污染物综合处理与资源化系统;污水处理与水环境治理重大关键技术,解决了南水北调、南四湖治理、北京冬奥会等重点工程问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让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
“挂职青岛西海岸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至今一年半多了,今年将自己研发的系列新型纳米轻质建材成功在青岛鑫隆集团得以应用并转产,年营业额将在1亿元左右。”青岛理工大学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郭思瑶教授说,挂职能充分发挥专业所长,走进企业一线,了解行业所需所盼。
而在学校开展的“百名博士进百企”计划中,青年教师107人次深入78家企业,担当“科技特派员”,开展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工作,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在梯度维度和区域维度上均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该校今年实现社会服务横向项目326项,科研经费6106.39万元;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7项。
在青岛理工大学,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教授主动“走出象牙塔”,围绕地方、企业急需,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其中,围绕城市建筑数字化技术、城市建筑智能建造技术等领域,叠加建筑信息模型(BIM)、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该校搭建城市建筑云CIM平台,建成城市BIM 3520万平方米,数据价值超过2亿元,已在全国7个城市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聚异氰胺酸酯噁唑烷酮/聚氨酯/环氧材料及制备方法”填补国内空白,以作价入股方式在青岛国工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应用推广,在首钢集团、青岛地铁、招远金矿等多个国防地下工程设施投入使用。(记者 王健高 通 讯 员 陈 伟 曹玉洁)
编辑: 审编:admin
扫一扫掌握更多资讯
最新最热
公益资讯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
视频直播
影音随行
网友评论